关于公司
公司动态
装修宝典
精品案例
客家文化
客家名人 当前位置:首页 > 客家名人
本色客家人——陈光宇
发布时间:2015-03-11

本色客家人——陈光宇

特殊环境铸炼坚韧的家族性格

六十多年前,广东河源和平县礼士镇一小山村,陈光宇的父亲刚出生不久,他的祖父便因病去世,遗下年轻的妻子带着三儿一女艰难地生活。战乱年代,粮食物资匮乏,人们常常捱冷受饿。就在祖父死后的数年间,尚未成年的大姑、二伯在两次大饥荒中为照顾俩个年幼的弟弟竟被活活饿死。原本一家六口,最后只剩下母子三人相依为命。

客家女人是一个平凡而又极其伟大的群体,她的平凡、伟大之处不在于能力、魄力,而在于所担任的母亲角色。毫无疑问,光宇的祖母是一位可歌可泣、永远值得人们敬重的伟大女性。面对丧夫丧子的惨痛打击,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下,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,而是坚定决心,以一己之力,用柔弱的双肩撑起这个摇摇欲坠的家,哺育培养俩幼儿,以行动去告慰九泉之下的丈夫。她上山砍柴、下地耕种,母兼父职,日夜艰辛维系家人的温饱。

这段家史凝聚了残酷的血和泪,令人不堪回首,它深深烙在后来的陈家每一位成员的心中,更铸炼年轻一代力求改变家族命运的决心和意志。

在祖母的坚持和努力下,光宇的父亲和伯父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。长大后的兄弟俩早早就体会到母亲的艰辛和伟大,他们敬爱、孝顺母亲,努力干活,希望能让母亲过上好日子,以报答她的生养之恩;但是,受公社化经济、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影响,这一切努力也只能徒劳无功,家里仍然处在贫困的边缘上。

六十年代中期,颇有才艺的陈母嫁入陈家,并先后诞下三男三女。

陈光宇作为家中的第一个男丁,他的诞生让这个饱经沧桑的家庭看到了一线未来的曙光,也让年迈的祖母多了一份孙儿绕膝的乐趣。正因为对下一代充满期待,希望他们能有一番作为,陈父经过反复研思,分别将三个儿子取名为“光宇”、“光明”、“光晴”,寓意深远,含光明前途、博大胸襟之意。

宝剑锋从磨砺出

在贫困环境中长大的光宇早早就体会到生活的艰难。为了供弟弟和妹妹上学,大姐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,小学四年级就放弃读书到深圳、东莞打工。虽然大姐在外努力工作,所挣的钱除了基本生活费外,其余的全部寄回家;但是,这些钱对于山区的贫困家庭的开支来说,只是杯水车薪,还远远不够。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,光宇一边用功读书,一边帮助家里干农活,比同龄人显得更加早熟、懂事。

在离家十多里外的镇中学读书时,光宇常因家里无钱拖欠学费而受到点名批评。当时,学费可以交钱或交粮食,甚至没钱的学生可以交木柴。一般学生都是交钱比较多,交粮食的也有;但以交木柴为学费的仅有他一人;有一次,看到父母满头大汗,挑着满担的木柴踏着崎岖山路到学校来缴,他忍不住暗自流泪,感到背负的压力太大了,如果学习成绩不好,那就更对不起父母。那一刻,光宇心里就暗下决心,一定要发奋图强,争一口气,将来要好好报答父母。

八十年代中期,弟弟和妹妹相继入学,父母的担子更重了,身体也显得有些虚弱。为了缓解家里的负担,在年仅十五岁的光宇一再坚持下,父母无奈,只好同意他选择辍学出外打工的决定。

虽然有大姐和同乡的引荐,但光宇入厂打工的梦想却无法实现。因为不够务工年龄,再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足,他显得比同龄人更加瘦小,工厂均拒绝聘用他为员工。在多次碰壁后,陈光宇只好返乡。回到家里,他心有惆怅,看着囤积在角落的一大堆黄豆,他产生了一个“自谋职业”的想法。很快,他拜师学会了做豆腐。

“卖豆腐”是光宇名正言顺的第一份职业。人们很难想像,一个原本应该在校求学的懵懂少年,身材弱小,为了生活,他抛掉年轻人所谓的“面子”,每天半夜三更起床磨豆、做豆腐;然后白天自己再挑着豆腐担,跋山涉水、风里来雨里去,走村过乡沿途叫卖。他这种积极对待生活的心态和意志,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,为之感动。

时势炼英雄,英雄创机遇。特殊的成长环境和艰苦经历,磨砺了光宇坚韧的性格和执着态度,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和际遇。在未来的艰苦创业中,他常常豁达、乐观地自我安慰:辛苦,苦不过卖豆腐。

梅花香自苦寒来

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;这是客家父母教育子女最实用的教条之一。

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,让逐渐年迈的父母过得更好一些;同时也为了自己将来的打算,在家待了一年多的光宇再次背起行囊,走出农村,将目标锁定于出外发展。

成事在天,谋事在人。到了东莞,光宇一边和同村的老乡在城郊打散工、挖鱼塘、做苦力,一边找机会到工厂面试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1986年9月,他终于在东莞的一家生产螺丝、开瓶器的五金厂找到了一份做杂工的工作。

如果说,第一次到五金厂工作是光宇改变命运的第一步;那么,事隔两年后,老乡介绍他进皮革手袋厂工作,则算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。他清楚记得,来到这家皮革厂后被安排到裁床组,从事皮革开料的工作。几个月后,为人憨厚、工作认真的光宇被厂长提拔为组长。提拔前,他始料不及自己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获得升职,虽然打工者都希望自己能获得高薪水,但他对新的岗位信心不足,担心不称职,欲推辞。犹豫之际,厂长给予了他鼓励和信心,传授一些生产管理的诀窍(在这一点上,多年后的他仍念念不忘当年这位厂长的知遇、提拔之恩,时有问候)。

担任裁床组长,光宇特别珍惜这个机会,以认真负责、谦虚好学的态度,渐渐赢得了同事的认可,建立了自己的地位。随着职务的调整,他在实践工作中积聚了丰富的生产、管理经验。三年后,在旧同事的引荐下,光宇受聘为一家皮革厂的生产主管,接触的层面更加广泛,同时也为他以后出来创业奠定了基础。

从当年的“愣头青”到后来的“高级金领”,光宇渐渐意识到“工”字难出头,要想在市场上大展身手,干一番事业,终极目标只有一个,那就是出来创业。1999年,在家里的兄弟姐妹支持和帮助下,他迈出了创业的步伐,开设了自己的工厂,专业加工、生产各类手袋。

从创业初期租用的200平方米厂房,到现在拥有完善的生产体系和家业;从单一的生产加工,到现在逐步建立自己的企业品牌,十年的奋斗和努力,光宇的事业起起落落,诸多波折,但始终朝着现代型的企业方向迈进。无论是遭遇艰难的困境,还是面对成功的荣耀,他始终保持一种坦然的心态,坚信一个原则:有舍才会有得,要想收获,先要付出。

饮水思源,富不忘本

哲学家曾提过这样一个经济价值观:世上有两种人,一种是被财富支配的人,一种是支配财富的人。被财富支配的人最多只是一个追求赚钱的“富人”;支配财富的人,却是一个懂得赚钱,同时也懂得用个人能力去惠及他人的“福人”。

近几年,事业如日中天、不断发展的光宇在繁忙工作之余,常常抽出时间往返家乡。为了让不愿离乡的父母过得更好,他和姐弟特意在乡下为他们盖了一座豪华别墅;并捐款资助家乡修桥、修路,帮扶乡邻,热心公益,充分体现富不忘本、饮水思源的精神。据了解,在5.12四川汶川地震发生期间,出差在外地的他在获悉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打电话回公司,安排企业进行捐款,其为人和热心由此可见一斑。

后注:作为本刊的编委之一,光宇时刻关心客家文化事业的发展,积极参与和建言,出谋划策,希望聚合大家的力量,共同传承客家文化、弘扬客家精神。

这就是本是客家人——陈光宇!(文/ 陈宝儒)

 
网站首页 | 关于公司 | 公司动态 | 装修宝典 | 精品案例 | 祥光服务 | 招聘信息 | 客家文化 | 联系我们 | 粤ICP备19151263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