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公司
公司动态
装修宝典
精品案例
客家文化
客家文艺 当前位置:首页 > 客家文艺
客家服饰
发布时间:2017-06-22

客家服饰,顾名思义就是客家人的服饰。客家服饰的种类繁多。客家人称衣服为衫裤指上衣,裤指下衣。上穿大襟衫,下着大裆裤是客家人最常见的衣着打扮。大襟衫是客家人男女老少最常穿的上衣。除了大襟衫之外,客家人也穿对襟衫。与上衣相关联的,就是围裙。客家人的围裙裙身上及胸口,下至膝盖,常用一块花色耐脏的单布做成,多为客家女子劳作时穿着。严格说来,围裙并不是上衣,一般不可单用,常穿于大襟衫表面,为劳作时防止弄脏衣衫而穿戴的附属服饰。帽子也是衣服的一部分。客家人最有特色的帽子,要数女人夏天戴的凉帽(凉笠)和秋冬时期戴的冬头帕


 清朝时男女老幼几乎全部穿侧襟衫,长袖,直领,布扣,开襟由领口斜向右胁,里襟装袋。裤是一律大裆裤,又宽又大,另接四五寸阔的腰头,腰不开口,多余部分折叠于肚前,以带系住。裤管又称裤脚,宽约0.3米。妇女衣服领边加滚饰,开襟、袖口、裤脚加花边等。清末上层社会的男子出外或会客多穿长衫,有时加马褂套在长衫上面。农村女子普遍系着的一种围裙掩腹,其实可以掩胸,下摆宽及两侧,上端缝花刺绣,另加颈链腰链牙牌手镯等服饰。姑娘梳辫,少妇盘髻。另外,小脚妇女还有穿绣花鞋、系罗帕的装束。农家妇女不缠脚,老妇也系罗帕。


鞋袜方面,清朝时多穿布鞋,是家庭妇女自制的。妇女鞋加绣花,小脚女人的鞋尖而翘,长度仅14-15厘米。雨天多打赤脚;或穿木屐底布鞋,称鞋屐;或布鞋底加厚并涂以桐油。出远门或上山割草砍柴,穿稻草编的草鞋。到了民国,外地运进来胶鞋、雨鞋、皮鞋,只少数人穿用。一双雨鞋,往往全家人使用。袜子旧时用布缝制,清末开始有了纱织袜子。


在长期逐步形成的观念习俗中,对于服饰的颜色,作为一种象征的符号,有它自身的一套规矩。如金黄色,在封建社会里作为皇帝制服的专用色,百姓若用以做服装,便会有想黄袍加身的大罪,谁也不想去惹,客家服装中便无此颜色:深紫色,是官宦紫袍玉带的专用色,客家平民也不用;黑、白,玄、青、红、蓝便成了客家平民的常用色。在客家习俗中,红色象征喜庆、大红大绿搭配象征吉祥富贵、黑色蓝色象征严肃庄重、白色青色象征素雅高洁。

客家服饰是客家文化的表象特征,也是折射其历史的一面镜子。客家服饰的款式结构、首饰佩件、装饰图案,都有一定的意义、一定的来源,形象而含蓄地承载着本民族的历史。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,宽敞简便。在色调方面遍喜穿素色,尤以蓝、黑、灰色(一说白色)最为流行,质地多为粗布,漂蓝缎乌成衣,自织夏布做帐。也有用夏布做夏衣穿的。这也许就是客家人吃苦耐劳、俭节约的体现。



网站首页 | 关于公司 | 公司动态 | 装修宝典 | 精品案例 | 祥光服务 | 招聘信息 | 客家文化 | 联系我们 | 粤ICP备19151263号-1